濟南市前期氣候實況
4 月上旬,全市平均氣溫 16.7℃,較常年偏高 3.6℃;僅章丘出現 0.4mm 降水量; 平均日照時數 93.3 小時,較常年偏多 20.2 小時。
4 月中旬,全市平均氣溫 15.6℃,較常年偏高 0.2℃;平均降水量 18.2mm,較常年偏多 5.7mm;平均日照時數 74.3 小時,較常年偏少 3.8 小時。
4月下旬,全市平均氣溫 18.0℃,較常年偏高 0.6℃;平均降水量 2.3mm,較常年偏少 9.1mm,偏少 80%;平均日照時數 55.2 小時,較常年偏少 26.9 小時。
4月全市平均氣溫 16.8℃,較常年偏高 1.5℃,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第 3位高值;平均降水量 20.6mm,較常年偏少 9.8mm;平均日照時數 221.4小時,較常年偏少0.9 小時。
天氣預報:預計 5 月上旬主要有兩次降水過程,旬降水量較常年明顯偏少;旬平均氣溫接近常年。近期重大有害生物發生趨勢
根據全市美國白蛾監測點監測結果結合美國白蛾發生規律,美國白蛾已進入羽化盛期,即將進入幼蟲危害期。
根據成蟲監測情況預測美國白蛾在我市整體呈加重發生趨勢,僅商河縣、市中區、槐蔭區呈減輕趨勢:預測全市各區縣均有輕度發生區域;歷城區、章丘區、長清區、濟陽區、萊蕪區、平陰縣、商河縣、槐蔭區、天橋區、高新區、先行區有中度發生區域; 平陰縣、濟陽區、高新區、天橋區、先行區、章丘區將會有重度發生區域。
防治對策:
1、加強監測調查。各區縣要繼續做好美國白蛾監測調查工作,以便確定卵孵化高峰期,及時預測幼蟲發生情況。
2、人工防治措施。人工摘除卵塊或剪除幼蟲網幕。
3、藥劑防治措施。我市美國白蛾幼蟲防治最佳時機在 5 月中旬至 5 月底,各區縣在做好監測預報情況下,根據轄區內美國白蛾實際發生情況,參照防控發[2021]14 號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物災害防控中心關于推薦林業用農藥產品的通知》要求,抓住美國白蛾幼蟲防治最佳時機,科學、安全、合理的使用農藥。
根據商河縣楊小舟蛾監測點監測結果,楊小舟蛾即將進入羽化盛期,4 月 11 日為楊小舟蛾羽化高峰日,目前商河縣楊小舟蛾成蟲總量為去年的 5 倍,預測楊小舟蛾在我市發生較去年呈加重趨勢,各區縣要加強監測,避免出現楊小舟蛾局部暴發成災吃光樹葉的現象。
根據調查,本月懸鈴木方翅網蝽、葉螨、蚧殼蟲等刺吸類害蟲繼續危害,京楓多態毛蚜、雪松長足大蚜、桃一點斑葉蟬、側柏松毛蟲、元寶楓細蛾、柳藍葉甲、黃楊絹野螟、點玄灰蝶等害蟲進入危害盛期應加強監測及時采取適宜的防控措施。
主要危害五角楓,附著在嫩枝、嫩葉上刺吸危害,引起枝梢干枯,蚜蟲分泌蜜露可誘發五角楓煤污病,影響植物光合作用。
1年發生數代, 以卵在枝上越冬。翌春五角楓萌芽時卵孵化為干母,4 月孤雌胎生干雌,5月產生有翅孤雌胎生蚜,后發生滯育型 1 齡若蚜,9月滯育解除,恢復正常生長。10月產生雌、雄性蚜,交配產卵越冬。
(1)危害初期向枝葉上噴灑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2000倍液、1.2%苦·煙乳油 1000倍液或 1%印楝素水劑 7000倍液。
(2)保護天敵瓢蟲、草蛉、食蚜蠅和蚜繭蜂等。
近期調查發現雪松直徑 2.5~40mm的枝條上有雪松長足大蚜危害,多聚集危害, 且危害較嚴重。
表現的主要癥狀是蚜蟲分泌大量蜜露,受害雪松的枝條、地被植物及地面上均有蜜露,污染雪松下層枝葉及其下面的地被植物和地面,嚴重發生時,松針尖端失綠發紅發干,針葉上也有黃紅色斑,枯針、落針明顯。盛夏,危害松針上蜜露明顯,遠處可見明顯亮點,當蜜露較多時, 可沾染大量煙塵、花絮和煤粉,當煤污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松樹可得煤污病,嚴重影響雪松的生長和綠化景觀。我市雪松栽植數量較多,應注意監測與防治。
2、防治方法
(1)刮除小枝上的蚜蟲,冬季摘除帶卵針葉。
(2)危害盛期,使用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 1.2%煙堿·苦參堿噴霧防治。
(3)保護利用瓢蟲、草蛉、食蚜蠅等天敵。
屬于同翅目葉蟬總科葉蟬科害蟲。主要危害桃樹、梨樹、月季、櫻花等植物。體態嬌小成蟲體長不足 5mm,全身綠色,半透明,身披蠟質層,刺吸式口器,頭部頂端有一黑點,黑點外圈有一暈圈,故稱為一點斑葉蟬。以口器刺吸植株的嫩枝、嫩葉、嫩芽等,形成半透明的斑點,危害嚴重時會使樹木葉片枯死,提早脫落,樹勢衰弱,影響樹木來年長勢。具有群居性,一般在葉片背面成群存在,秋季時在葉片背面產卵,卵主要產于葉背主脈內,主脈基部多,邊緣少, 少數產于葉柄內,孵化后留下焦褐色長形破縫。自第一代發生較整齊后,會有世代重疊的現象。若蟲喜歡群集于葉背危害, 有橫向爬行的習性。以成蟲潛伏于落葉、雜草堆中、樹皮縫隙及常綠樹杉、柏等叢中越冬,越冬成蟲長達 5~6 個月。
(1)可使用 10%噻嗪酮乳油 1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500倍液或
50%啶蟲咪水分散粒劑 3000 倍液+5.7%甲維鹽乳油 2000 倍液混合液噴霧,噴藥次數視蟲口發生多少而定。噴藥時要充分噴及葉片背面。
(2)加強肥水管理,結合修剪適當疏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植株生長勢, 增強抗病蟲能力。
側柏松毛蟲是山東省側柏林的主要食葉害蟲。主要危害側柏,亦可危害油松和白皮松,分布于山東、河北、河南、江蘇、江西等省。林木被害后,生長不良,危害嚴重時側柏嫩枝葉幾乎被食光,樹勢極度衰弱,若連續受害,造成林木成片枯死給荒山綠化造林造成較大損失。在山東境內 1 年發生 1~2 代,世代重疊。3 月上中旬開始上樹危害。
(1)保護利用灰喜鵲、嚙小蜂等天敵。
(2)5 月上中旬至 9 月底,成蟲發生期利用成蟲的趨光性采取黑光燈誘殺。
(3)發生期使用 1.8%阿維菌素乳油 3000 倍液、2.5%溴氰菊酯 2000 倍液、1%阿維·高氯 2000 倍液噴霧防治。
元寶楓細蛾幼蟲先由主脈潛入葉肉危害,潛道線狀,由主脈伸向葉緣、葉尖,取食葉尖部分葉肉后,鉆出潛道, 將葉尖卷成筒狀,在卷筒內繼續危害。 5月上旬為幼蟲卷葉盛期,幼蟲老熟時, 鉆出卷葉,在葉背作白色薄繭化蛹。元寶楓細蛾在北方地區一般 1年 3~4代,
成蟲在草叢根際處越冬。5 月下旬出現大量成蟲。6 月下旬、7 月下旬為第 2、3 代幼蟲危害期,以第 2 代發生數量多, 危害重,致使元寶楓枯葉,有礙紅葉觀賞。
(1)化學防治。在低齡幼蟲期使用 45%丙溴辛硫磷 1000 倍液、20%氰戊菊酯1500 倍液+5.7%甲維鹽 2000 倍混合液或 40%啶蟲·毒 1500~2000 倍液噴殺幼蟲, 可連用 1~2 次,間隔 7~10 天。
(2)保護利用天敵。避免幼蟲卷葉期噴藥,不僅效果不好,反而殺傷小繭峰、姬小蜂、蚜小峰、蜘蛛等天敵。
![]() | ![]() |
柳藍葉甲,別名柳圓葉甲,屬鞘翅目,葉甲科,是柳樹常見的危害極大的害蟲, 可危害旱柳、垂柳、黃金柳等各種柳樹。以成蟲、幼蟲取食葉片成缺刻或孔洞, 該蟲 1年發生 4~5代,以成蟲在樹干基部、草叢、土縫中越冬。翌年 4月開始上樹取食危害,交配產卵,卵呈塊狀, 多產于葉背。幼蟲孵化后群集于葉背,剝食葉表皮呈網狀。各代具有世代重疊現象, 7~9月危害最重, 10 月中、下旬陸續下樹,以成蟲越冬。
(1)利用成蟲的假死性,震落后集中處理。
(2))在幼蟲、成蟲的嚴重危害期,噴灑 20%氰戊菊酯 2000倍液、 45%丙溴辛硫磷 1000倍液或5.7%甲
點玄灰蝶又名密點玄灰蝶、霧社黑燕小灰蝶,屬鱗翅目灰蝶科昆蟲,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小蝴蝶種類。該害蟲主要危害太陽花和景天科等植物。幼蟲孵化后在葉上爬行,潛入葉肉取食,僅留上下表皮, 并鉆蛀莖部危害,受害嚴重時,植株幾乎不能開花。
濟南地區 1年發生 2代,以幼蟲在寄主的蛀道內越冬。翌年 5 月下旬成蟲羽化。成蟲一般將卵產在植物上部葉片背面,卵期 7 天。初孵幼蟲先蛀食寄主的葉片后蛀入頂部莖內,幼蟲有轉移危害習性。4~10 月為幼蟲危害期,10 月下旬幼蟲陸續進入越冬狀態。
(1)成蟲期用殺蟲燈誘殺成蟲。
(2)幼蟲孵化期及幼蟲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5.7%甲維鹽2000~ 3000 倍液或 25%噻蟲嗪 3000~4000 倍液噴霧,根據害蟲發生量,10 天左右再噴藥一次。
根據有害生物發生情況調查和植物病害發生規律,本月繼續加強防治危害大葉黃楊、月季、薔薇、扶芳藤等綠化植物的白粉病,危害龍柏、海棠、山楂等植物的銹病及金葉女貞褐斑病、月季黑斑病、棣棠、月季枝枯病等病害。
近期調查發現白粉病在公園、街道綠地、綠化帶、小區內等局部地區危害嚴重,為防止病害蔓延,避免嚴重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與景觀效果,養護人員應加強監測與防治, 尤其對易感病植物大葉黃楊、扶芳藤、月季、薔薇、金雞菊、草坪草等植物,發現后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
(1)生長期及時摘除病芽、病葉和病梢,及時疏剪過密枝。
(2)合理施用氮肥,多施磷、鉀肥,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使植株生長健壯,以增強抗病能力;栽植密度合理,加強通風透光;灌水最好在晴天上午進行,病害多發區忌用噴灌,保持葉面干燥。
(3)發病期可噴灑 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 25%乙嘧酚懸浮劑 1000倍液、
12.5%烯唑醇可濕粉劑 2000~2500 倍液、25%丙環唑乳油 1500 倍液,發病嚴重時每隔 7~
近期調查發現,海棠銹病發生較為嚴重。銹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葉片,也會危害葉柄, 等秋季海棠結果后會進一步危害果實。銹病的性孢子器借風雨傳播,傳染性強,一棵海棠染病后可能會引起大面積的海棠銹病。海棠銹病初侵染時葉片呈現黃綠色的小斑點, 后期會成為橙黃色圓形病斑,邊緣略帶黃綠色暈圈,病斑上著生凸起的黃色小點粒。之后性孢子逐漸成熟粉化,變成黑褐色壞死病
斑。8~9 月銹孢子借風雨傳播到檜柏上,侵入嫩梢越冬。
(1)早春噴灑石硫合劑可以有效預防植物銹病的發生。
(2)栽植海棠時應盡量避免與檜柏等轉主寄生植物過近種植,減少銹病的發生。
(3)發病嚴重后使用粉銹寧進行防治,粉銹寧對防治海棠銹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使用時應與其它廣譜殺菌藥劑交替使用,以避免病原菌對粉銹寧產生抗藥性。
(4)使用 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800 倍液進行保護,10 天 1 次,連續 2~3 次。
鳶尾花葉病是病毒性全株病害,是鳶尾常見的一種病害,危害植物莖葉。病株葉片葉色變深,并鑲嵌縱向長條黃色條斑?;ㄉ弦渤霈F黃色斑,使花呈現斑駁狀。病株生長不良,葉片畸形,花形變小。該病毒主要通過蚜蟲和帶毒汁液摩擦傳播,用病株根莖或鱗莖作繁殖材料或蚜蟲大發生時發病重。
選用抗病毒品種,西班牙鳶尾、德國鳶尾發病較重、癥狀明顯。
(1)拔除感病植株的球根并集中銷毀。
(2)及時防治傳毒介體蚜蟲。
(3)噴施 7.5%克毒靈水劑 1000 倍液,對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月季枝枯病又名月季莖潰瘍病或梢枯病等,在世界各地月季種植區發生普遍, 危害嚴重,可造成較大損失。除月季外, 還危害玫瑰、薔薇等薔薇屬花卉。該病主要危害植物枝條。發病初期,枝干上出現淡黃色或淺紅色的斑點,后擴大為不規則形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邊緣部分凸出于周邊組織,中部灰白凹陷,表皮開裂,在潰瘍斑上產生針突狀黑點,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若繞莖部一周,則使病部以上葉片枯黃脫落,枝條枯死,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和開花。該病菌有時也侵染受黑斑病菌侵染的葉片。病害主要從傷口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萌芽和生長的最適溫度較高為 28~30℃,且夏季發病較重。2、防治方法
(1)及時修剪病枯枝并集中處理。選擇晴天修剪,傷口易干燥愈合,剪切口盡量靠近腋芽處,并應連同部分健枝同時剪去。剪口用 1:1:15(硫酸銅、石灰、水)的波爾多漿或傷口愈合劑涂抹更佳。
(2)修剪后應立即噴藥保護,藥劑可選用 50%多菌靈 800~1000倍液,0.2%代森鋅與 0.1%苯來特混合液,靚果安 500~800 倍液等。
槐樹腐爛病也稱為潰瘍病,是危害槐樹生長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危害國槐、龍爪槐等槐樹。主要危害槐樹的幼苗和幼樹綠色主莖、樹皮及大樹 1~2 年生枝,成年槐樹很少發病。發病初期,樹皮上出現黃褐色水漬狀病斑。發展后,變為梭形或不規則狀病斑, 病斑中央稍凹陷,為濕腐狀。當溫濕度適宜時,會迅速蔓延。病害嚴重時能引起幼苗和幼樹枯死及大樹枯枝,導致樹勢衰弱,嚴重時會造成死亡。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組織內越冬,翌年春季條件適宜時萌發。過于密植, 養分不足或失衡引起苗木衰弱,多雨多霧、濕度大等天氣易引發病害高發。病菌可借助風力、雨水、昆蟲等進行傳播。
(1)加強撫育管理,適量增施磷鉀肥以增強樹勢,提高槐樹苗木的抗病能力。
(2)春季發芽前整樹噴灑 3~5 波美度
(3)石硫合劑,冬季進行樹干涂白,控制病原菌侵染植株。及時修剪掉病枝,清除重病株,刮除病斑,減少侵染源。
(4)對樹干的各種傷口,使用石硫合劑或傷口愈合劑進行涂抹保護。
(5)樹木栽植前,用 50%多靈菌 500 倍液噴樹干進行滅菌;對于發病較輕的槐樹,可刮除病斑后選用 50%多靈菌或 70%甲基托布津 200 倍液噴灑樹干及大的側枝,或用刀劃至木質部,使用腐殖酸酮、潰腐靈進行涂藥,7~10 天一次,連續 3 次。
本文摘自《濟南市園林和林業有害生物預測預報》2022 年第 5 期